3月22日金融加杠杆,演员雅琦在其视频账号上分享育儿日常,并透露她与香港TVB演员李子雄所生的儿子糖豆,曾患抽动症。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儿童抽动症这一疾病。那么,儿童抽动症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疾病?
抽动症是身体在“说话”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诸葛远莉介绍,当一个孩子频繁眨眼、耸肩、发出怪声,这不是顽皮捣蛋的恶作剧,而是一封来自身体的“加密信件”。就像被风吹乱的琴弦,抽动症的背后,是神经与气血的“双重变奏曲”。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大脑“指挥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5-羟色胺)像错乱的摩斯密码,引发肌肉和声带的“误操作”;遗传基因的伏笔、链球菌感染的推手、心理压力的催化剂,共同编织成这张复杂的网。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肝风内扰会让孩子急躁易怒、脾土流失养分会让孩子面色萎黄、心火灼烧导致孩子睡眠不安,五脏六腑的“生态失衡”,让孩子的身体成了“摇晃的积木塔”。
中西医结合的“交响疗法”
诸葛远莉介绍,西医的经颅磁刺激如一把“无声的电熨斗”,抚平大脑皮层的异常电波。生物反馈训练让孩子通过游戏“看见”自己的肌肉跳动,学会用意识按下“暂停键”。西药是紧急关头的“消防员”,但需警惕嗜睡、体重增加的“副作用迷雾”,需医生像钟表匠般精细调节剂量。
展开剩余54%中医则更像一面“广角镜”,调理气血的“生态修复”。除了辨证论治之后的中药治疗外,还有指尖的“魔法”,比如中医外治里面的耳穴埋籽、推拿等等,中西医结合有益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为主,打造孩子成长的“缓冲地带”
诸葛远莉介绍,远离此病要做好以下的预防措施。
每天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神经递质波动幅度堪比过山车——建议用“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米外20秒)给眼睛放假。当孩子因批评发抖时,试试“54321 grounding法”(说出5种颜色、4种触感、3种声音、2种气味、1种味道),帮焦虑的神经“软着陆”。
孩子的家长要注意家庭能量场的“三原色法则”:
红色禁区:杜绝“你怎么又抽了”的负面暗示,语言暴力比体罚更易触发抽动;
绿色通道:设立每日15分钟“专属倾听时间”,让孩子把情绪垃圾倒进安全的树洞;
蓝色结界:卧室改用3000K暖光,深蓝床品配白噪声机,打造睡眠的深海摇篮。
“每个抽动的孩子都是折翼的精灵,他们只是需要更特别的飞翔方式。”诸葛远莉建议家长要把给孩子“治病”思维转为“读心”模式——抽动是孩子无法言说的情绪在肢体化表达;记住“3秒黄金法则”:当孩子在公众场合抽动时,用3秒深呼吸代替皱眉叹息;像培育兰花般养育抽动症患儿:他们需要更柔和的阳光、更通透的空气,以及永不放弃的守望。
通讯员 杨璞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 孙苏静 金融加杠杆
发布于:江苏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十大正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