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1949年9月2日,开国大典总指挥部,把天安门城楼上挂毛主席画像的任务交给了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院)。
北平艺专经研究,确定由美术教师周令钊来绘制毛泽东主席画像。当时的任务是艺专党委书记江丰下达的。
此时,周令钊只有30岁,如此年轻的他,怎么会被选中承担这项“特殊使命”呢?
1949年4月初,国共和谈在北平六国饭店举行。事前,周令钊老师接受了上级交给的布置会场的任务。经过现场考察,他利用会场里的八根柱子,分别写上和谈的八项条件,并各挂一个用木板制作的象征和平的鸽子。他特别选择了著名摄影家吴印箴拍摄的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照片作为蓝本,画了第一张毛泽东像,悬挂在主席台上方。这张画像约一个门面大,背景为红色,画中毛泽东头戴八角帽,领子略敞开,面带微笑。
这独具匠心的布置,把整个会场的气氛,营造得平和而热烈,受到与会领导的称赞,说他设计布置得很好,尤其是毛泽东画像画得好。
有了这次上佳“表现”,接着而来的为开国大典绘制毛泽东画像的光荣任务便“非他莫属”了。
周令钊受领任务后,即接到上面送来用于绘制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画像所参考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新闻摄影局的摄影师郑景康在延安照的一张流行很广的毛泽东与朱瑞的合影照片的裁切版,即有毛主席头像这一部分。
关于这张照片的确定是这样的:
9月2日,在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在天安门前举行时,天安门城楼布置就成为工作的重点。在随后确定,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毛主席的画像之后,选哪张照片为画像摹本,成了大典筹备委员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周恩来的面前。
为了给画家们提供摹本,周恩来几次交待有关部门,派摄影记者来中南海为毛泽东拍摄正面肖像照。
当时,毛泽东刚从北平城外香山双清别墅搬进中南海不久,工作特别忙。日理万机,抽不出时间来拍照。这样秘书只好把原有的一些照片,摆出来,让毛泽东本人挑选。但不想,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的毛泽东,却又不满意摄影师为自己摆拍的照片。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表示:我不喜欢这一本正经的照片,如果天安门上一定要悬挂我的像,最好从那些随随便便拍下的照片中选一张。因为随意拍的照片更加随和自然些。周恩来在得知毛泽东的意见后,又派人送来几幅战争年代,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生活照,其中有一张毛泽东和朱瑞在一起的合影。这是一张被摄影师郑景康无意中拍摄的照片。毛泽东看着这张照片,回想起,那是在一个秋天的清晨,他和正在延安组建炮兵学校的朱瑞,沿延河边散步的时,留下的难忘纪念。
但更让毛泽东没有想到的是,当1949年开国大典礼炮声马上要在北京响起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的创始人之一、东北野战军炮兵部队司令员朱瑞,竟然再也回不到他的身旁了。朱瑞是在1948年10月1日解放辽宁义县的战斗中,不幸踏到地雷,壮烈牺牲,年仅43岁。
毛泽东也有一张这样的照片。照片是从第四野战军政治部转送给中央的朱瑞烈士遗物中,意外发现的。当毛泽东再次看到这张略显泛黄的照片时,又想起朱瑞在延安多次给他写信要求上前线的往事,眼里满是泪水。两天后,经毛泽东的建议,将这幅合影中的自己放大加工,作为他最满意的个人肖像,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周令钊老师接到照片后,立即开始构思、打腹稿。天安门城楼悬挂毛主席像高6米,宽4.6米。要绘制这么巨大的画像,在当时困难很多。这么大的画像,如果用布去绷,经不住风吹,需要用铁皮。
周令钊老师回忆说:
那时没有那么大的一整张的铁皮,作画用的铁皮是拚接而成的。在作画时,采用打格放大的办法,把小照片中的毛泽东形象,绘制成巨幅的人像。绘画时,要登上一个三层的脚手架,像盖房子一样高空作业。毛主席才华横溢,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还是诗人。在作画时,眼前总是浮现毛主席的诗人气质,特别是,他说湖南话时嘴角有些特点,所以在画嘴角时,就注意刻画这一细部,虽用笔不多,面积不大,但与别人的像却不同。这是他的特色。
这幅画像用了两个多星期。我和夫人陈若菊每天自备馒头和咸菜,拎着暖水瓶,在天安门的东墙下,一画就是一整天。在没有升降机,没有望远镜等设备的情况下,画这样的巨幅画像,却实遇到了许多因难。每天要上下好多次,近看、远看,然后再进行修改、修饰。这主要是在作画时,看不到作品的全貌,是凭着经验和感觉来进行创作。
1949年9月30日,周令钊夫妇如期完成了毛主席像的绘制任务。时任北平市市长的聂荣臻是第一个前来观看画像效果的领导。聂荣臻说:“画得还可以,也像,气质也符合,但明天就是开国大典了,这是一个隆重而庄严的日子,主席的风纪扣还是应扣上。”
周令钊夫妇按聂荣臻的意见,赶紧用手中的画笔,将毛主席的风纪扣画上。至此,毛主席画像绘制任务完成。夫妇俩回家休息,准备第二天参加开国大典。
但不想,夜深之时,有人敲门,说首长在检查验收时,对毛主席画像提出要修改,要将毛主席画像下面的字涂掉。
周令钊赶紧起床,从五老胡同的家中来到天安门。此时,画像已经挂到天安门上了。天安门上的聚光灯对着毛主席的画像。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用梯子。但梯子没有那么高,于是就把梯子绑起来,搭在天安门城楼上头。他手上拿着油漆桶和画笔,爬上去。梯子很软,一颤一颤的,尤其是底下城门洞是空的,总觉得很不踏实,要是有恐高症还真干不了。他用刷子把下面二尺余宽的白边和字迹,一起涂成中山装。涂好后又上下看看,最后在中山装上又添了一个扣子。
马永顺林场以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悠久的林业发展历史而闻名,马永顺纪念馆则承载着林业英雄马永顺的精神传承。抗联陈列馆则展示了东北地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与生态保护有着紧密的历史联系。选择这些地点进行实践,有助于从历史、文化和现实等多个维度深入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当地时间7月21日,印度喀拉拉邦一名14岁男孩因感染尼帕病毒而死亡。
开国大典拍摄的天安门正面照中,稍留心的人就会发现毛泽东像下面的衣服处有一个粗条灰边,颜色与上面衣服不太一样,好像深一点。这就是临时改画的缘故。
关于毛主席画像上面的字,在现行出版物和传播中,至少有五种描述:
其一:在毛泽东主席的画像下面标有“毛泽东”三个黑体字。
其二:油画毛主席像下面题的是“人民的胜利”。
其三:毛主席画像下面写有“为人民服务”5个红字。
其四:在毛主席画像底下写了8个字:“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其五:在毛主席画像上写的是“毛泽东同志”。
这样说来,画像上有了“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人民的胜利”“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毛泽东同志”5种说法,这从史实上就有了出入。
那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上面的字到底是什么呢?
几经周折,最终在当年华北画报社摄影记者杨振亚的家中,找到了一张1949年9月30日下午,他与吴群、林杨在天安门前的合影照。在这张由孟昭瑞拍摄的照片上,能看到当时的毛主席画像下面写有“人民的胜利”五个字。
在2019年,南京的朋友高彪,意外地收藏了一张1949年9月30日的一张天安门照片,这张照片,更加清晰地映现了“人民的胜利”五个字。
这两张照片,佐证了历史史实,破解了多年的讹传。
[图片7]
当开国大典中远远地看着城楼上自己绘制的毛主席像时,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礼的周令钊和陈若菊,心情激动而自豪。
参与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布置的周令钊老师,在1950年,负责第二套人民币的总体设计。其后,周令钊又参加了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名片设计者”。他还参与设计了共和国国徽,设计了共青团团旗、少先队队旗等。
在此专业配资网股票,我们祝103岁的周令钊大师,健康快乐!
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周令钊毛泽东画像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十大正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