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邓小平生前经常对身边人说的话,他从激荡的革命年代走来,历经70余年风云变幻,呕心沥血,在古稀之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从而国富民强。
然他本人却是十分勤俭朴素的,1997年2月19日,93岁的邓小平在京病逝,当身边的工作人员整理他的遗容时,惊讶地发现这位为了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的伟人居然穿着破了的衣服。
而他的夫人卓琳更是强忍着悲痛向中央传达了他生前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
是啊,邓小平和他敬爱的毛主席、周总理一样,都是为了国家和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宁可苦着自己的伟人,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接下来,我们就从邓小平临终前的心愿切入,通过伟人的几个瞬间领略他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小平,一路走好”
“该说的都说过了。”面对随身医生的询问,邓小平风轻云淡得作了回答,从他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出在面临死亡时老人的从容。
1996年12月12日清晨,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一个闹中取静的院落里,一位老人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原本过一会儿他就要出去散步,可整个人却感到呼吸困难,他就是邓小平。
文件1220664232.PDF的内容摘要为:“1”。 由于文件中仅包含这一个字符,无法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以上内容由本站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晚年的邓小平得了帕金森,中间虽然病发过几次,但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都恢复了过来,可这回,他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预感,因为此时的他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随身的医护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眼下这种情况显然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处理的范围,没有办法,在向中央报告后,邓小平住进了301医院。
经检查,医生发现邓小平已是帕金森晚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但大家还是想方设法为他治疗,所有人都想让这位伟大的老人多待一段时间。
邓小平已经不是第一次来301医院了,这里的医生都很尊敬他,不仅在于他是一个伟人,更多的则是他平时表现出来的平和坚强的态度。
此时的邓小平已经90多岁了,打针的时候护士很难找到血管的位置,有时要扎上好几针才成功,但邓小平却没有发出声音,也没有要求换人,他一直默默地忍受着疼痛。
除此之外,对于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为了不让医生有所顾忌,他和家人也是全力支持,这让医生们给他治起病来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制定方案。
“对疾病本身,可以说首长是坚持到底。他总是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在抢救过程中,他是十分痛苦的,但是没有吱一声痛。”医疗组医生傅春恩多年后仍有些动容地回忆道。
当时,众人心里都有了最坏的打算,但为了让老人在最后的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心情,大家还是时刻陪在身边,与他聊天,给他讲国家发展的好消息。
1979年元旦那天,随身医生黄琳为了给老人解闷,专门打开了病房里的电视机,播放了一段不久前刚刚拍摄完的纪录片。
躺在病床上的邓小平看到屏幕上从远处走来的身影,顿时有些好奇,便对黄琳说:“黄医生,我眼睛也看不太清了,这是谁啊?”
黄琳微笑着说:“那个是您啊,您看清楚了。”
原来,纪录片的名字就叫《邓小平》,这是央视用12集的体量展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其中,对他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邓小平看完后也很高兴,但却也说道:“还是太高了,永远不要突出我个人。我的任务,就是使我自己慢慢消失,不要说中国没有我好像失去了灵魂。”
一旁的黄琳内心很是感慨,因为这已经不是邓小平第一次对身边的人这么说了,老人的高风亮节让他更加发自内心地敬佩。
医院负责照顾他的医护人员都想着尽最大的努力陪老人家走过这最后一程,事实上,邓小平也早已看淡了生死,作为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表现出来的坚强和乐观打动了所有人。
篇章终会落幕,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邓小平病逝,此刻,全人类在送别一个共同的亲人——小平,一路走好。
伴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的播报,全世界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一位82岁的老人来到医院外的道路上为他送行,边哭边说:“毛主席让我们站起来,邓小平使我们富起来,都功比天高。”
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打开了收音机,听着里面播放的新的颂歌几度哽咽:“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中央也给他高度的评价:“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
“老爷子,香港回归了,你含笑九泉吧”
“这些年,我尽量少做事情,没有别的理由,就想多活几年。我只求两个目标,一个是在本世纪末中国实现小康社会,一个是亲眼看到香港回归。”
这是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日本的一个访华团时谈到的内心的想法,卓琳也向公众透露了他的心愿:他本想活动2000年,亲眼见证这两件事,就满足了。
只是,天不假年,邓小平有生之年还是没能赶上香港回归的日子,尽管只差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不过,作为他的妻子,卓琳却一直牢记着丈夫的心愿,并且下定决心要代他实现。
卓琳和邓小平在一起相处了58年的光阴,早已是心心相印,她知道丈夫为这两大目标,尤其是后一个目标的实现,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早在1974年晚年的毛主席会见前英国首相希思的时候,邓小平心中就对香港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责任感,因为那时,毛主席指了指邓小平等人说道:“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再商量吧。是他们的事情了。”
邓小平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后,更是接连不断地表达了收回香港的明确态度。
在接见港澳同胞代表团时,他真情流露:“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
在接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他立场鲜明:“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就是即使到了一九九七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特殊地位。”
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他不卑不亢:“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如果发生变化,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做考虑。”
……
公开场合上,邓小平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四处奔波,要知道当时他也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促使着他要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全部的力量。
最终,香港回归了,邓小平却没有赶上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好在,卓琳代他完成了这一心愿。
1997年7月1日,卓琳受邀参加了香港回归的盛典,得知消息后的卓琳非常激动,在盛典的前几天,她就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了香港,开始前的那晚,她望着香港的土地,夜不能寐。
盛典开始时,卓琳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的中央政要席,当五星红旗在会场内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卓琳站起身目视着国旗,眼中满含泪光。
第二天,卓琳还参加了香港的庆祝大会,当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向众多香港市民介绍到这位伟大的女性之后,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地掌声。
看着这片丈夫曾先后五次踏足的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热情的群众,卓琳格外激动,她兴奋地朝着大家招手示意,此刻,她觉得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老爷子,香港回归了,你含笑九泉吧!”
和邓小平一样,卓琳作为一名党员,也十分得坚强,邓小平逝世后,她带着他的遗志继续从容地生活着,到了2000年,看到我国已经在总体上步入了小康社会,卓琳更加高兴,因为丈夫的两个心愿都实现了。
“老爷子,给你撒花了”
当然,除了关心国家大事以外,晚年的邓小平也和无数普通的人们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而身为他最亲近的人,卓琳自然是最好的见证。
邓小平在1978年底制定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的时候,已经是74岁的高龄了,后来为了国家的发展,他又不辞辛苦地奔波了十几年,退休以后,邓小平回到了平凡的生活,他重拾起了以前的爱好,散步、游泳、看足球比赛,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足球赛期间,国内一共转播了五十场比赛,邓小平和无数球迷一样坐在电视机前全部看了一遍,彼时,卓琳就静静地陪在他的身边。
邓小平的女儿曾表示父亲从来没有对母亲说过“我爱你”三个字,但每次父亲外出参加活动,母亲都会陪在身边,而父亲总是感觉特别好,或许这就是最真挚的爱情。
邓小平逝世后的第13天,卓琳在女儿的陪同下将丈夫的骨灰洒进了大海,望着碧海蓝天,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邓小平的名字,脑海中浮现了当年两人结婚时的场景。
那是在1939年的夏天,刚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会议的邓小平经好友介绍见到了在延安学习的卓琳,这年,他35岁,她23岁。
邓小平对卓琳一见钟情,而卓琳也对邓小平敬仰已久,两人很快就相爱了,那时,革命形势严峻,没有时间细水长流。
于是,邓小平在表白时直截了当地说:“我有意要和你结婚。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这个人不大会说话。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但是我希望能从别的方面弥补。”卓琳大为感动,两人结婚了。
这段表白一直烙印在卓琳的心里,她知道丈夫为了革命重任在肩,所以,自从结婚后,她从来不过多的奢求什么,只是静静地陪在他的身边,默默地支持着他的决定,而邓小平也一直深爱着她。
如今丈夫走了,但卓琳的心中却一直怀念着他,每到邓小平去世的纪念日,卓琳总是会提前买些花瓣,在和他共同居住了十多年的院子里边走边撒:“老爷子,给你撒花了”,在她的心里,丈夫似乎就在身边。
晚年的卓琳也继承着丈夫的遗志,一直关心着社会上发生的大事,2008年5月,汶川爆发地震,得知消息后的卓琳立即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积蓄,并且还向家属凑了些钱,一共10万元,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红十字会。
而每当记者采访时赞扬她的贡献时,她总是笑着回答:“我不敢说有多大的贡献,但我起码是努力了的。”
2009年7月29日,卓琳离开了人世,和丈夫一样,她也把自己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了出来,给那些需要治疗的病人,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她也93岁……
邓小平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们仍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着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国内著名的股票配资,国家也越来越繁荣昌盛,吃水不忘挖井人,谨以此文向伟大领袖邓小平及其夫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毛主席香港卓琳黄琳邓小平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十大正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