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通讯员 陈磊 高洋大牛股票配资网站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实施,社会上对托育服务需求量急剧增长。但不少家庭面临“想托无处托”“有托不敢托”的难题。
为了深入了解家庭无处托、不敢托的深层原因,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调研团队历时20个月,深入长三角地区开展调研。
为确保调研结果真实可靠,该团队在黄小灵教授的指导下,阅读大量文献,奠定理论基础,并认真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结合方式,调研范围从宁波市扩展到长三角地区,完成了对长三角地区7000余家庭及13家托育机构托育服务需求意愿及选择偏好的实证调查。
在调查对象长三角地区7000余家庭中,54.8%的家庭存在托育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不足半数。以宁波为例,0-3岁婴幼儿托位需求约5.57万个,宁波托育机构1000余家、可供托位4.3万余个,但托位使用率只有七成左右,还有1万余托位空缺。
展开剩余76%合影。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家庭有入托需求却不去托?
团队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区域与类型错配明显。63.42%的家庭希望选择“居住点普惠托育点”,但实际供给以民办机构为主,公办资源稀缺,导致“有需求无处送”与“有托位无人用”并存。二是家长需求与机构供给错位。从家长选择托育的影响因素来看,安全保障、质量保障、价格、方便性等至关重要。40.54%的家长关注服务质量保障,33.13%重视安全保障,24.12%觉得服务价格太高,22.57%认为接送不方便。在服务内容上,家长最看重“保育人员专业性”(69.72%)、“早教课程”(49.12%)和“环境安全”(84.33%),可现有服务多侧重于基础托管,早教、测评等增值服务供给不足。
“孩子2岁多了,想送托育机构提前适应集体生活,但家门口的民办机构收费太高,公办的又排不上队。”调研过程中,宁波市鄞州区双职工家庭妈妈王女士的一句话道出了长三角家庭的普遍困境。
调研显示,60.58%的家庭呼吁“降低托育价格”,但当前民办机构收费集中在2000-3000元/月,超出29.22%家庭的理想区间(1000-2000元/月)。
除了价格因素,调研发现,家长对民办机构普遍信心不足。55.03%的家庭倾向公办机构,但民办机构占据市场主导,74.78%的家庭对其合规性和安全性存疑。
此外,35%的家庭不清楚辖区托位信息,59.92%的家庭亟需权威渠道获取可靠服务指引,62.21%的家长仅将托育视为“入园过渡”,对长期托育的价值认知不足。
“民办机构收费高,但公办托位少,低价民办的机构我们又不放心,我们只能选择高价机构,每月3000元抵得了我收入的1/3,家庭其他开支只能不断压缩。”杭州家长李先生坦言。
调研。受访者供图
托育服务,既是民生工程,更是信任工程。只有实现价格普惠、服务专业,让政策红利化为家长信任,才能让更多家庭放心托育。
调研团队深入研究,剖析数据,立足现实,提出一系列系统性解决方案。
一要加强政策引导,倡导社会多元参与。新建小区按“千人口10个托位”配建,老旧社区改造或租赁补足托位,解决托育“就近难”;鼓励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办托班,推广“医育结合”“托幼一体化”;补贴向家庭倾斜,探索“家庭入托补助+机构降费”机制。
二要强化监管与专业建设,重塑家长信任。明确备案流程,建立动态评估与“黑名单”制度,严惩虐童;严格保育员资格准入,高校开设托育专业培养人才;搭建服务平台,实时更新机构信息与评价。
三要扭转传统观念,推动科学入托理念。通过社区讲座、新媒体宣传早期教育价值,普及“托育≠托管”认知;打造星级托育机构,以优质服务消除家长顾虑。
整理调查数据。受访者供图
作为浙江省托育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已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实践。通过课程创新、校企联动、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推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深度融合。开设“医育结合”“托幼一体化”等特色课程,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与5家托育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服务指导;组织师生面向社会开展托育知识普及与咨询服务,累计惠及5000余家庭。
“今年我们专业将有171名毕业生进入托育行业,他们将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照护,为改善托育服务质量贡献力量。”该校中医药与康育学院院长周静表示,学院将继续发挥高校责任,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开展社会服务,助力长三角打造“敢托、愿托、优托”生育友好型社会,为婴幼儿美好未来奠基,不负所托。
“转载请注明出处”大牛股票配资网站
发布于:浙江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十大正规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公司配资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观点